看板 Soft_Job
OK,信徒這麼愛拿農業人口來發揮想像力,那我們就跟這個問題直球對決吧! 既然都在談 AI 信仰了,那我就假設 AI 真神提供的資訊大致是正確好了。 講到農業就不能不提到處都是大農場的美國了。 美國人口在 1900 年時,約有 7600 萬,其中農民約有 3000 萬,佔整體人口 40%。 現在人口約為 3.3 億,而農民只剩 330 萬,佔整體人口 1.3%。 哇~ 農夫從 3000 萬暴降到 330 萬,真的少很多欸~ 此乃科技「取代」人類的現象,根本是末世論者的最愛,對吧? 這裡面大有文章。 首先,雖然 1900 到 2020 之間科技不斷進步, 但不是每個十年農業人口的減少速度都一致。 農業人口減少最多時期在 1930 到 1970 年。 農夫數量從 3080 萬降到 940 萬,比例從 30.8% 降到 9.4%。 其他時候大多減少不到 2%,因此在美國人口不斷增加的情況下, 雖然 1900 到 1910 的農業人口降了 5% 之多,但農夫竟然還增加了 200 萬人, 在 2010 到 2020 年之間甚至還增加了 20 萬人。 這些事實讓「生產力提高就會失業,從業人口必定會減少」的說法不攻自破。 那 1930 到 1970 的 40 年間發生什麼事? 在科技方面,AI 給的答案如下: * 拖拉機、收割機、播種機廣泛取代人力與畜力。 * 農業用柴油機械與灌溉系統推動大面積耕作。 * 化學肥料與農藥使用普及,顯著提升單位產量。 * 冷藏、運輸、糧食加工技術進步,確保農業獲利更穩定,吸引更多資本投入研發。 另一方面,工業和服務業的崛起也吸引農村人口外移至城市。 在此同時,因為人口不斷增長,而且美國政府還透過許多政策確保農產價格穩定, 所以也吸引更多資本投入農業,這促進了農業的生產力。 從這些資訊你會發現幾件事: 1. 影響就業市場的因素是很多元的。 要談就業,那就把重要因素都列出來談,否則若只誇大渲染單一因素, 那說你是「對著自己沒有很懂特性的東西發揮想像力」也不過份。 2. 重大的文化變遷往往是好幾種科技突飛猛進的成果,不是某種銀色子彈的威力。 當你們關注那些農機的時候,也不要忘記化肥和農藥是近代的重大發明。 在沒有化肥之前,人類要出動不少人力去秘魯外海的小島挖鳥糞才能支撐農業生產。 有了化肥後,肥料的取得效率高多了。要是作物長不好,那有農機省力的效果也有限。 也就是說,即便忽略其他影響就業的因素,文化的變遷也受很多種科技影響。 誇大渲染單一科技的效果是可笑的。 3. 即便從業人數大減 2/3,那也花了足足 40 年,這都夠你從出社會做到退休了。 當你談論的演變期間一點都不短時,這項討論就沒有太大的意義。 這無異於見人就說「機器取代人力的產業趨勢,已無可違逆」, 但這不過是文明演進的長期規律,因此就是一句廢話。 不但如此,農夫的收入在這段期間增加超過四倍, 當初轉行工商業或服務業者可能還更賺,因此我不曉得大談「盡頭」是什麼想法? 是想把增加收入的機會拱手讓給我嗎? 總而言之,如果一直擴大解釋「取代」一詞的意涵,不仔細分析各項因素, 不認真釐清觀念,還怪別人查字典, 那恐怕不是在發揮想像力創作,不然就是在講人盡皆知的廢話。 與其這樣到處展現 AI 神經質,還是廣泛閱讀, 補充知識以充份發揮生成式AI的力量吧! 那樣實際多了~~ -- ※ 發信站: 批踢踢實業坊(ptt.cc), 來自: 118.167.17.62 (臺灣) ※ 文章網址: https://www.ptt.cc/bbs/Soft_Job/M.1751555636.A.379.html ※ 編輯: dream1124 (118.167.17.62 臺灣), 07/03/2025 23:25:15
zyxx: 好猛 07/04 00:55
jamesho8743: 3000萬到330萬 叫做從業人口沒有減少? 中間小起伏變 07/04 01:19
jamesho8743: 多叫增加? 你的理解第一名 07/04 01:19
jamesho8743: 典型的見樹不見林 跟台股漲了三千點 中間跌了兩百點 07/04 01:19
jamesho8743: 叫大跌小漲一樣 07/04 01:19
Kroner: 關節痛這種東西靠UC2就對了 07/04 01:19
jamesho8743: 還很好心地解釋1930到1970年喔 有屁用? 07/04 01:19
jamesho8743: 即便從業人數大減2/3 那也是足足花了40年... 嗯對啦 07/04 01:19
jamesho8743: 又是站在少數說大話 07/04 01:19
jamesho8743: 你是精英,英精看世界,40年後還是在活下來的1/3當然 07/04 01:19
Kroner: 樓上UC2當糖吃,天天走拿飛 07/04 01:19
jamesho8743: 不用擔心可以做到退休, PR 66.7+ 07/04 01:19
jamesho8743: 我在想農機/化肥的進步花了40年, 那AI勒, 幾個月後 07/04 01:19
jamesho8743: 又出一版ChatGPT 5了,到明年底不知道又能更新幾版了 07/04 01:19
jamesho8743: 農機/化肥改良速度跟AI一樣? 07/04 01:19
Chricey: 長時間坐著工作,關節痛越來越嚴重,該怎麼辦?推薦UC2 07/04 01:19
zyxx: 農機化肥四十年 是產品出來到量產到應用普及 AI演化再快也是 07/04 01:28
zyxx: 產品迭代快 落地應用普及一樣要花時間 07/04 01:28
jamesho8743: 拿小地方在那邊擴大解釋一大堆挑自己想看的講 站在 07/04 01:31
jamesho8743: 比較少的1/3無視GG的2/3 你真的是很有邏輯很有說服 07/04 01:31
Chricey: 吃過關節保健品,都沒什麼效果,有推薦的牌子嗎? 07/04 01:31
jamesho8743: 力 07/04 01:31
zyxx: 覺得人數少2/3=2/3 GG 你的邏輯比較有說服力 姑且不論這個數 07/04 01:52
zyxx: 字適不適用軟體工程師 人數減少也有裁員跟更難入行不同的情 07/04 01:52
zyxx: 況 這個數字根本不能說明對現在從業人員影響是好是壞 07/04 01:52
Chricey: 吃過關節保健品,都沒什麼效果,有推薦的牌子嗎? 07/04 01:52
quickbym1: 阿真的被淘汰就找別的事做很難嗎 07/04 02:25
oopFoo: 農業就業人口其實少算了非法移工。沒有非法移工,美國農業 07/04 03:58
oopFoo: 就垮了。化肥很重要,但農藥更重要。現在的產能有一部分是 07/04 04:01
oopFoo: 犧牲健康來的。 07/04 04:01
Chricey: 關節痛按摩有效嗎? 07/04 04:01
yyhsiu: 那就是 沒有取代吧,我得到我想要的論述跟事實就行了 07/04 07:27
howdiee: 這幾篇看下來 已經有點變成價值觀問題了 何苦 07/04 09:15
safe: 搬板凳看戲 07/04 09:45
lazarus1121: 聽起來只是要爭一個肯定吧,就算職缺減少自己也是剩 07/04 10:03
Chricey: UC2對膝蓋特別有用嗎?有人能證實嗎? 07/04 10:03
lazarus1121: 下的菁英,會成為最後winner賺更多 07/04 10:03
strlen: 對R對R 失業去跑外送也是相關產業嘛 呵呵 好啦爽就好 07/04 10:41
AudiA4Avant: 建議有興趣的拿這篇去跑一遍resoning+deep research 07/04 11:55
※ 編輯: dream1124 (118.167.10.120 臺灣), 07/04/2025 12:12:34